一摞摞材料把我送到了部委(部委老农的自留地14)
写材料是保证遴选申论考试成功的重要手段,要抓住日常工作中写材料的机会。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有人抱怨说,领导打算把他培养成单位的笔杆子,让他写大材料,而他不想接这个活。一是觉得自己写不了,二是自己不打算在这个单位发展,还要考回老家。
看完后,我真是百感交集,不由得让我想起前一阵网上热议的一个话题,现在的年轻人怎么都不愿意写材料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历磨叨几句。
(一)
我的写材料之路
刚到乡镇上班时,我也是志在千里,没打算在乡镇干一辈子。一个在省直部门工作的远房亲戚总是跟我说,要想有大的发展,一定要把材料写好,各级部门最缺的就是写材料的。于是,我就着力锻炼自己写材料的能力。
乡镇工作写材料的任务相对少一些。我身在异乡,初来乍到,举目无亲,领导也没有培养我写材料的打算。
所以,平日我就自己练。单位开会了,会后我就试着写会议纪要,谁说了什么、安排了哪些事,简单明了地复述出来。征兵季到了,报纸上省长给广大青年家长写了一封信,鼓励大家参军入伍,我就分析结构,然后想象着,冬季到了,天气干燥,给村民写一封注意林地防火的信。县里边开完大会都会印发领导讲话,我就注意收集学习,了解掌握县里边定的一些思路举措。平常工作中,接触到的人和事,引发了我一些思考,我就及时把它们写成小文章。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