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关于促进农民内生发展能力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人才兴则乡村兴,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且必须要有农民的积极参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整体水平较低,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激发和培养农民的内生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1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民内生发展能力培育的关联性
1.1培育农民内生发展能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坚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原则,要“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人才为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实现,需要农民具备现代的、科学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民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更好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农民需具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素质和综合性能力。培育农民以内生性经济能力、政治能力、文化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组成要素的内生发展能力,则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