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忠诚和使命镌刻在万里长空
——记95380部队52分队分队长刘宝
31岁提前晋级为特级飞行员,遭遇特情跳伞右脚受伤,不畏艰险驾机重返蓝天,创造某型导弹当年中距尾后攻击首发命中等先例,训练模式改革脱颖而出成为首批飞行组织军官……
他,就是广空航空兵某部飞行大队大队长刘宝。
起飞——矢志建功蓝天
2002年6月,刘宝以优异的成绩从空军某飞行学院毕业。因为成绩突出,学校考虑让他留校任教,但刘宝却毅然选择到作战部队去。
在二代机部队的两年多时间里,刘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同批战友中第一个放单飞,第一个完成改装任务,第一个成为长机。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2004年年底,刘宝被选拔到现在的部队改装第三代新型战机。参加改装后,刘宝异常刻苦勤奋,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加班加点钻研业务技术,背记座舱图和特情处置方法。飞模拟器时别人飞一个架次,他申请飞两个架次,晚上课余时间别人休息,他坚持在学习室琢磨飞行要领。
前行的路上总是风云莫测,一次与死神的擦肩而过,让刘宝终生难忘,也让他更加沉稳冷静。
那一次,教员带着刘宝驾双座机实施低空、超低空对地面目标突击训练。在做超低空特技动作时,左发动机突然起火。刘宝与教员沉着冷静,果断处置,千方百计挽救价格昂贵的战机。这次,刘宝右脚踝关节软组织严重受伤,他感觉到死神离自己是那么地近。伤愈归队后,刘宝坚定地选择了重返蓝天,以最短的时间高标准完成了改装任务,成为一名真正的三代机战斗员。
加力——锤炼打赢硬功
刘宝所在的飞行大队是一个经历过抗美援朝、华东防空、保卫西沙和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战火洗礼,有着辉煌战绩和光荣传统的大队。
任大队长后,刘宝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要求别的飞行员做到的,他首先自己做到,坚持带头钻研飞行技术和航理知识,带头飞高难课目,带头执行重大任务,带头遵守纪律,始终以自身实际行动作表率。
2011年9月,西北某机场,刘宝奉命执行导弹实弹打靶任务,挑战某型导弹中距尾后攻击这一难题。由于靶机体积小、速度快,尾后没有安装角反射器,雷达反射面积很小,机载雷达很难发现和截获,兄弟部队几次使用该型导弹攻击都没有成功命中。早在任务实施前,刘宝就找来该型导弹和靶机的所有技术资料,寻找理论依据,多次进行理论论证、图上推演,白天试飞,晚上判飞参、算数据、查资料、写体会,攻克了截获高空高速、超小发射面积目标多个技术难点,成功摸索5套战法,成为当年该型导弹中距尾后攻击命中目标的第一人。
2012年4月上旬,刘宝所在部队首次组织某型火箭弹实弹地靶训练。在刘宝带领下,大队飞行员严格从实战出发,灵活运用战术从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低空超低空突防进入对目标进行精确打击,均一次突防进入,一次攻击命中,一次摧毁目标,突防成功率和攻击命中率均为百分之百。
突击——挑战心中对手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刘宝深切感受到肩上使命的神圣与厚重。他把每一次急难险重任务,都当做实战检验。
2008年7月,刘宝执行驻训任务刚刚归建,又马不停蹄随部队奔赴北方某机场,遂行奥运空中安保任务。这次他们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低慢小目标。他和战友们枕戈待旦,反复进行研究论证,在半个月时间里制定完善了40多种特情处置预案,创新了8套针对性战法。
“要想建设世界一流空军,就必须飞出国门,与强手过招。”与外军联训的重任又一次压在刘宝和他的战友们身上。2010年9月的一个凌晨,西北边陲,大漠深处,黑暗仍笼罩着机场。刘宝即将和战友们从这里出发飞往远隔万里的异国。
天公不作美,久旱的沙漠罕见地下起了大雨。
保障车辆缓缓驶向停机坪,刘宝和战友们就在车上穿戴好飞行装具。“接收飞机!”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飞行员们跃出车门,直奔各自战机。在紧张的机前检查之后,他快速登上战机,跨进座舱,开始进行通电检查。
“起飞!”刘宝驾驶战机加力,机轮犁开跑道积水,激起长长的水雾,橘红色的发动机尾焰在渐明的天色中格外醒目。经过连续机动转场,刘宝和战友们克服种种困难,安全顺利抵达目的地展开联合训练,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中国空军的作战训练史上写下了浓墨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