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党工委书记关于社区治理的几点思考
“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突出了城乡社区治理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政治担当大力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为切实巩固基层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供强有力支撑,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社区治理的定义
社区治理是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过程,是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之间的合作互动过程,依据正式的、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和非正式的人们愿意遵从的规范约定,通过协商谈判、资源交换、协调互动等共同对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其核心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治理机制,通过直接或间接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满足社区成员的公共需求,维护社区公共利益,实现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目标。
二、社区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xx街道位于xx市西部,东起xx路、西至xxx地质队、南临xx河、北到xx,辖区面积xx.x平方公里。设有x个社区居委会、xxx个居民小组,总户数xxxxx户(含门市),在籍总人口xxxxx人,实有人口xxxxx人。居民楼栋xxx个,其中有物业的小区xx个xxx栋,无物业xxx栋。近年来,随着xx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自我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升,社区日益成为各类社会群体的集聚点、利益诉求的交汇点及社会矛盾的聚焦点,居民小区治理问题尤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民自治意识薄弱。
一是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意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共治氛围难以形成。
二是部分居民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大,导致不少居民只顾自己的小家,主人翁意识明显不够,责任感缺失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是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提升。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