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新民风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关于改进新民风建设工作会精神,总结推进我县开展新民风建设工作会以来的成果,特召开今天这个推进会。按照县委X书记批示要求和会会议安排,我就全县新民风建设工作讲以下三点意见。
一、认识再提高
新民风建设是一项常抓常新、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是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的需要,更是群众的期盼。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新民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市委关于新民风建设的决策部署。首先,抓新民风建设是发展所需。民风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被广泛认同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处事态度和行为习惯。“民风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当前,X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实施“X”,实现“X”,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迫切需要良好民风保障。只有树立优良的党风、政风、民风,才能为全县最大限度激发发展活力、最大限度改善民生民利、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其次,抓新民风建设是民心所向。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内外环境、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家在求富、求美、求乐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比如:人情攀比之风愈演愈烈,低俗恶搞之风有所抬头,忤逆不孝之风屡见不鲜,赌博迷信之风日益盛行,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贫困户“坐、等、争、要”呈蔓延滋长态势,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得到纠正,将会影响全县脱贫攻坚整体成效、影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影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第三,抓新民风建设是文明所系。习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大力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就是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X优秀地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今年X月X日,县委召开新民风建设工作动员会后,各镇、各部门积极响应,吹响了新民风建设的号角,拉开了新民风建设的大幕。一是全县总动员。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县镇村都成立了以书记任组长的新民风建设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村级层面建立健全“一约四会”,落实新民风建设指导员、道德评议观察员,确保新民风建设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二是部门齐上手。围绕县委《实施方案》,制定下发了《X通知》《X》等文件,从制度层面到操作层面对新民风建设进行了细化;县文广局牵头组织开展“百场文艺进百村”新民风主题文艺演出活动近X场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县民政局指导镇村规范了村规民约;各镇制作了新民风建设宣传标语和文化墙,启动开展了新民风建设六项重点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县政府网站、县广播电视台分别开设专题专栏,累计刊发稿件X余篇,微信公众号推送稿件X余条,在中省媒体发稿X余篇,印发倡议书X万余份,签订承诺书X万余份。三是镇村有亮点。X镇先行先试率先在新民风建设中推行XX。全县坚持抓点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按照《新民风建设示范镇创建要点》和《新民风建设示范村创建要点》,以新民风建设示范村“十个一”为抓手,紧扣移民易俗、道德评议、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重点,在全县先行集中打造X个示范镇、X个示范村。充分发挥示范镇、示范村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以点促面,全面系统推进新民风建设。深入开展“人情风、赌博风”等综合整治,全县共举办升学礼X余场次,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好孝子”等先进典型X余人,新民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县新民风建设示范村“十个一”标准、“人情风”的整治工作得到上级肯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对开展新民风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镇村没有认识到新民风建设对助推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抓新民风建设是“务虚”,有“等待观望”和“敷衍了事”的思想,安排部署不及时,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不积极,工作成效不明显;有的镇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新民风建设工作至今没有实质性起步。二是对新民风建设宣传发动不到位,宣传氛围不浓。有的镇、村把新民风建设宣传发动工作简单理解为“贴标语、打横幅”,安排部署还停留在干部层面没有沉下去,群众对新民风建设的知晓率低,部分镇新民风主题文化活动没有开展;有的镇村只抓新民风建设示范村,工作没有全面铺开,有的镇村宣传标语、文化墙、公益广告做得五花八门,没文化、没品位、不协调。三是对新民风建设内涵把握不准,工作不规范。有的镇村没有坚持问题导向,对新民风建设一知半解,把握不准,甚至出现偏离;在《村规民约》制定中,有的“假、长、空”,有的村简单创作顺口溜、四言八句当特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