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关于把握融入的关键点的思考
2023-06-06 00:13:09 6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关于把握融入的关键点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不能机械、简单、直接地“添加”进去,而应当有机、有序、科学地“融入”。这个“融入”应该是有高度的统筹协调,有广度的体系整合,有温度的系统推进,有深度的有机融合。因此,必须站在新时代更高的战略高度,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不同龄层的认知规律、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精准制定融入的战略路线和策略图谱。

优化融入的战略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是做好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在教学层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因此在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上须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多样性、实用性、创新性等基本原则。同时,考虑到“融入”的特殊性,我们还需进一步优化融入的战略原则,如学科共性与学科特性相统一、内容层次与学段衔接相统一、显性呈现与隐性融入相统一、集中教育与分散渗透相统一、内容协调性与价值观衔接性相统一等。

完善融入的整体性设计。具体而言,要完善“融入”的整体性设计,首先应当做到总体目标的完善统一,大中小学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虽各有差异,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的整体性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目标设计上应当牢牢扭住这个“牛鼻子”;其次,在内容设计上应当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挖掘各方面教育资源,积极做好各学段、各学阶、各学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方案;最后,在“融入”方法设计上应当做到说理引导相结合、显性隐性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把“整体性”充分体现在设计的全过程。

厘清融入的层次意蕴。首先要根据学科知识的难易程度、能力培养的生理性要求和情感发育的生成规律,分学段分学阶设计课程教材内容。其次,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不同年龄结构与不同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人的智能发展的结构原理,细化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分层次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最后,还要根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理以及“知识先前积累”的事实,实现同一学段但不同学阶的分层教育。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26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