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新方向报告
2023-06-13 00:47:13 107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新方向报告

 

党的十九大以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者间协同配合、系统集成,体现了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作为科技、人才、创新的结合点,产教融合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xx省职业教育大会强调,要坚持服务发展、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 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和技能支撑。为此,xx省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寻发展新方向,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产教融合政策建设 提高政策指导性与激励性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院校开展专业建设、实训条件建设及“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校企合作的国家政策较为宏观,地方性法规中存在着经费保障不明确、保障措施不具体、合作目标不明晰、利益关系不清楚等问题。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资金投入比例、资产管理和收益分配等制度保障方面有所缺失。尤其是校企合作涉及到的资金、设备、场地等合作指导不明确,缺乏负面清单指导,使得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工作缺乏政策依据,实施困难。缺乏对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刚性规定,缺乏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正向奖励制度,企业所期望的收益难以得到保障,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政策制度是提高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有效性的最重要保障,要保证产教融合高效实施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有利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xx省将由主管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完善认定产教融合型企业,并出台对认定企业进行财政扶持、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如可按照企业投资资金比例减免当年教育费附加。同时,政府将对企业实地调研,听取企业困难及需求,做到真正解决企业困难,保障企业权利,加大企业参与力度。结合全省职业教育区域发展特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统筹资源,将职业教育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将产教融合列入经济发展规划,放宽准入资质、加强财政扶持,提高产教融合有效性。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协同政校企行多方制定标准,在此方面地方政府应给予相应支持和推动,组织重点发展产业方向的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行业协会、院校共同讨论相关岗位需求,并研究制定产业技术标准。学校也可针对产学研制定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加强应用科研能力建设, 加强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校企社会服务的核心竞争能力。

本质上,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生需求,换言之,可以把产教融合作为职业院校发展的本能,因此政策设计宜从“供给侧”开展制度创新,把政策支持的重点放在平台的搭建上,旨在催生高职院校产教自主融合的意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66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