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院院长在东方讲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学习系列讲读会”的演讲
2023-07-02 01:45:51 95

社会科学院院长在东方讲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学习系列讲读会”的演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与“改革开放”“特区”“新区”等理论创新有所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我们党xxx多年来所走过的路、所做过的事的精辟总结,是深思熟虑、具有前瞻性的概括。

毛泽东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启蒙者。在19xx年党的七大报告中以及19xx年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先后提出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工业化”“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宏伟构想。

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方面的现代化建设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最初表述。此后在19xx年、19xx年、19xx年,他对“把中国建设成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作出进一步阐述。

改革开放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xx年x月,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以及小康社会这个“中国式的现代化”新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渡,并奋力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对中国当代现代化成就尤其是新时代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伟大成就的理论提炼与概括。

这里,我想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和大家谈谈自己关于这一理论创新的认识与体会。

建立在中国历史和国情基础上,实现守正创新与接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递进式推进的。我们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些时间段需要联系起来看。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19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