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互联网价值增量的思考
互联网新媒体已经成为新时代青年学生了解信息、接受教育、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新时代网络思政育人从传统“实体领域”延伸至“虚拟领域”。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在各大高校已经非常普遍,各高校都在寻求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新突破。通过网络思政教育,落实“四史教育”,提升学生的德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0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学生思想行为呈现出的新特点,探索高校依托网络开展思政教育的具体对策,从而将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最大增量。
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00后”大学生伴随着网络长大,是网络虚拟世界的“原住民”,现实生活与网络虚拟世界对他们产生了双重塑造作用。为深入了解互联网环境下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课题组在全国八所电子信息类高校收集了1600份学生线上调查问卷、400份学生线下调查问卷,召开了10次青年学生座谈会,探究网络视野下的青年学生思想状况。
“00后”青年学生思想行为具有闪光点。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具有开阔的视野,对社会的认知逐渐趋于理性,思想富于变化,敢于创新,渴望能够有一番作为。“00后”大学生可以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借助互联网不断丰富知识广度,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会通过网络向他人倾诉,以期从他人那里获得支持、关心和安慰,从而增强自我认同感。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