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对话会上的讲话(范文)
很高兴出席今天的职业教育讨论会。
我来晚了,根据会议的时间安排我讲三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职业教育是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强大后盾和支撑。
为了发展中国的制造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天起,党和国家就狠抓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我记得很清楚,在xxxx年我初中毕业时,我们班上有xx人,中考后x/x升了高中,x/x上了职业技校,x/x回农村务农。进入新世纪后,我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到xx考察时,那里就有我初中班的九位同学来看我,上世纪xx年代,苏联援建的第一拖拉机厂,矿山机械厂,轴承厂,耐火材料厂等都在洛阳。我这些同学都是技校毕业后参与了这些大企业的创建,后来他们分别作了局长、厂长和车间主任等。
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的工业仅占GDPxx%左右,洋蜡、洋车、洋布、洋油、洋烟都是靠外国进口的。我小的时候,家中经常买不到称为洋火的火柴,所以做饭生火要用火镰撞击火石进行取火。
现在不同了,经过七十年的努力奋斗,我们已经成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一,是日本的三倍,美国的x.x倍,美日德的三国总和。中国有xxx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世界上xxx种主要商品,中国全部位居前x名,水泥产业的xx%、玻璃的xx%、铝业的xx%、钢铁的xx%,xx%的电脑、xx%的手机、xx%的微波炉、xx%的空调机、xx%的彩电,xx%的光伏电池都产在中国。中国已是xxx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
所有这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职业技术人员和职业工人大国工匠的辛勤劳动,是数以亿计的技工队伍撑起了制造业的辉煌大厦。
中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从19xx年开始的。迄今中国已有职业院校xxxxx所,中职xxxx所,高职xxxx所,在校生xxxx万人,中职xxxx万人,高职xxx万人。除此外,远在xxxx年,国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就在北京学院路起建了航空、钢铁、地质、矿业、医学等八大学院,这对我国的制造业的规模扩张和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