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年1月,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首次提出“四史”教育这一概念,大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个场合重申“四史”教育的重要性。
“四史”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形式也十分丰富。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是实施“四史”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便是以此为背景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多维价值
“四史”于大学思政课的融合具有重大意义,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能够为巩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
(一)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1.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
大学时期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积累知识的黄金时期。当今的大学生主要是00后,他们身处科技发达、信息爆炸的年代,接触信息的年龄较早,思想也比较活跃,对人生有自己的见解和追求。不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还十分重视精神上的收获。把“四史”教育与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结合起来,以“四史”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育人的功能,进一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
2.厚植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