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的思考
2023-09-14 22:43:56 88

关于红色文化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的思考

 

摘要:红色文化记录着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将红色文化与中学思政教育相融合,既丰富了中学思政教育内容也推动了红色文化持续发展,对于青少年增强红色文化自信、培育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都具有重要价值。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增强中学思政教育育人实效,提出要以课堂教学为引领,实现红色文化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红色文化渗透于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实现路径,推动红色文化与中学思政教育深度融合。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学思政教育;实现路径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建设与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秀文化成果[1]。其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传播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正确的理论进行正面引导。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学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具有增强红色文化自信、培育艰苦奋斗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等重要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在不断学习中深入了解红色文化、感受红色文化,自觉弘扬红色文化,也有利于青少年在学习革命优良传统、英雄事迹、革命丰功伟绩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教育的价值

(一)增强红色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民族和政党自身文化价值观的充分肯定,具有深远且持久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3]。文化自信具体表现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一脉相承,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信息化时代,青少年不断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加之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部分青少年无法真正认同红色文化,对红色文化理解出现偏差,甚至出现信任危机。将红色文化融入中学思政教育,通过线下线上、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青少年学习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感受革命先烈为国为民捐躯的崇高精神和顽强意志,增强红色文化自信。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46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