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探索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xx曲阜市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泱泱中华,璀璨齐鲁。儒家文化、齐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泰山文化在xx交织,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在这里孕育并发出灿烂光芒。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xx曲阜市的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十年来,xx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深耕人文沃土,赓续历史文脉,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简称“两创”),充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宝贵资源,涵养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谱写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xx新篇章。
日前,本报记者与xx省委党校(xx行政学院)专家学者组成调研组,走进xx济宁、潍坊、临沂等地,共同探寻xx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发展密码。
1.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齐鲁大地,孔子故里,屹立着钟灵毓秀、文脉悠长的尼山。2500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诞生于此,儒家思想在这里发源,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6月25日-27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在这里召开,这既是一场触摸历史、拥抱未来的文化盛宴,也是一场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交流大会。其间,从万仞宫墙前的开城仪式到大成殿前的八佾舞表演,从诗礼堂前的“三礼”体验到孔府门前的文化集市,从孔子博物馆的箫韶乐舞到尼山圣境的灯火阑珊,一幕幕生动可感的文化场景不断上演。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