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党课讲稿:总体国家安全观“五个统筹”理念的历史演变、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
2023-09-28 00:12:19 261

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党课讲稿:总体国家安全观“五个统筹”理念的历史演变、内在逻辑与实践原则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系统回顾了国家安全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斗争实践、重大历史成就,提出了“五个统筹”重大论断,进一步丰富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内涵,将总体国家安全理论继续向前推进。“五个统筹”既是认识国家安全的世界观,也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方法论,为我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推进国家安全实践指明了方向。

一、“五个统筹”安全理念的历史演变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内涵丰富、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思想体系。国家安全理论势必会随着国际形势、国内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断丰富和完善。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五对关系”阶段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有着客观现实需要和深厚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环境深刻调整,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新的安全形势呼唤新的安全理念。从国际层面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国际矛盾和斗争更具尖锐性、复杂性、长期性。从国内层面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但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国家利益迅速拓展,国家安全面临的压力前所未有,风险隐患陡增。同时,中华民族传统战略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国家安全思想与实践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并重点强调“五对关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这“五对关系”是构建中国国家安全体系的五组支架,构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领域的国家安全体系总体框架,反映了辩证、全面、系统的国家安全哲学,并深刻揭示了国家安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内在逻辑。“五对关系”运用“既重视又重视”的表述,揭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整体统筹性,蕴含着系统性战略思维,成为“五个统筹”安全理念的雏形。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43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