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护航民族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
2023-09-29 00:50:48 218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护航民族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

 

自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来,经过7年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已经实现了从理论体系到战略体系,从顶层设计到工作部署的不断发展完善,可谓卓有成效、大有作为。

第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科学理论、方法和英明战略、政策的统一。作为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家安全篇”,是谋划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制定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和应对国家安全重大风险挑战的指针。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既要从理论上掌握其严密逻辑体系,如“五大要素”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以及“三位一体”即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也要掌握其辩证的科学方法,如“五对关系”即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以及“三个统筹”即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还要学以致用,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来谋划国家安全相关战略、制定重点领域的安全政策、防范国家安全重大风险。同时,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研究既包括对现有理论成果的整理挖掘,也包括进一步的阐释和丰富;实践应用既包括对现有体制机制和战略部署的坚决执行,也包括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进一步升级换代。可见,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研究应包括多个层次,理论与学术研究是研究,国家安全的风险预测、战略谋划与政策制定等应用研究同样也是研究。

第二,回顾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可圈可点。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下,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从无到有,思想理念和战略政策不断丰富,所覆盖领域业已大幅拓展到目前的近20个,包括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网络、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多个安全方向。党中央着力强化国家安全工作顶层设计,完善各重要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健全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保持了我国国家安全大局稳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过去7年来,我国加快国家安全相关立法,共颁布实施13部国家安全相关法律,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围绕中美战略博弈和新冠疫情防控等重大现实斗争与实战,总体国家安全观经受住了考验,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卓有成效,能够确保中国的战略主动权。其中,新冠疫情堪称“超级非传统安全挑战”,习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打了一场总体战、阻击战、人民战争,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极大彰显了人民安全的宗旨和中国的制度优势、治理效能、强国地位;中美战略博弈堪称“全方位的传统安全挑战”,美国对华全面施压、打压,中国则“以总对全”、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应对美国的全政府打压,积极开展精准反制,切实维护了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国土等在内的总体国家安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49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