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疫情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价值功能与践行路径思考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强,防控难度大,给全世界带来了极大灾难。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出现过舆情危机,很多生产和服务暂停,部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受到质疑。新冠肺炎疫情从一个威胁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发展为影响经济安全、舆论安全、制度安全乃至政治安全的连锁事件,这对国家总体安全来说是一场重大的考验,同时也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带来巨大压力与挑战。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其内容可以归纳为“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1]。总体国家安全观总结了中国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治理的实践经验,提出未来国家安全发展策略,回应了国家安全发展面临的难题,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的基础。它不仅将人民性、政治性、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作为理论基调,而且展现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辩证思维,并体现出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胸怀。这样一种内涵丰富、覆盖多领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后疫情时代继续做好疫情防控与公共安全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引与精神动力。
一、新冠疫情防控中总体国家安全观思维的凸显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以人民安全为中心、安全与发展并重、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底线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而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安全与发展并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思维的四个最重要基因。当前在这场新冠疫情防控斗争中,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这四大基因得以凸显,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与时俱进和具体运用。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