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建设路径探索与分析
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建设路径探析
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切正能量,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境界、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进内生动力,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伟大抗疫实践及伟大抗疫精神,丰富、完善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一、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提炼抗疫实践与抗疫精神
“哲学对人的思想行为起到了最基本的框定作用。”我国伟大抗疫实践与抗疫精神所展现、所承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是伟大抗疫实践的理性智慧与伟大抗疫精神的精髓要义,是我们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
(一)客观、辩证、理性的思维智慧
“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抗疫期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彰显着客观、辩证、理性的思维智慧。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一部人类文明史可以说是人类同瘟疫斗争的历史。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跨境流动频繁,病原体快速扩散到全球的条件不断发展,新发传染病平均每年出现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正确认识社会存在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强化提高人民健康的制度保障”。对社会客观存在的这种正确认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积累,为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与精神准备。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