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校友在秩年返校活动上的发言
2023-10-29 23:15:24 120

博士校友在秩年返校活动上的发言

 

x月x日上午,xxxx年xxxx秩年返校重聚活动在学院成功举办,包括xxxx级硕士、xxxx级硕士、xxxx级博士、xxxx级硕士和xxxx级博士五个年级的校友参加。xxxx级博士校友、好买基金董事长高见作为xxxx级博士校友代表发言。

很高兴再次回到母校,谢谢学校的组织。也感谢各位老师的出席,尤其是看到xx多岁的xx两位先生的在场。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老师和同学,百感交集,一下子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xx年前。

xx年前入学时,我们班xx人,今天来了x个。后来,xx同学转学到我们班,一共xx人。风华正茂的年龄,一起上课,一起就餐,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学业很重,痛并快乐着。xx老师给我们开班第一课,平易近人、谆谆教诲。还邀请我们全体去他家做客,我记得当时颇有些微醉。xx两位先生给我们上《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两位先生逻辑清晰、要言不繁、板书工整,堪称一绝。靳先生的《高级计量经济学》讲义后来陆续整理出版了(上下册),我还专门去书店买了。xx老师有次讲座,打开电脑,全是各个专业领域的PPT,问大家,哪个感兴趣,我们就讲哪一个,你们随便挑。当然,讲课的老师很多,还有办讲座的老师,在此不一一列举,都非常的平和而又造诣深厚,理论联系实际,既高屋建瓴,又接地气。比不得xx两位师兄x年搞定,我是苦熬了x年,才拿到博士学位证书。那时的签名是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xx博士,学术委员会主席是xx副行长。开题报告时答辩委员会成员是xx五位教授。xx在xx时就给我上过课。当时我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偏长,尤其文献综述偏繁冗,xx老师开玩笑,这么长的篇幅,是只开题还是准备直接答辩毕业。答辩的时候,有个教授问,读博期间你发表的三篇论文,是不是自己写的,是不是第一作者。虽然不是学术大咖,但学术共同体的逻辑、规则和国际规范,我们是了解、熟悉、尊重和敬畏的。

周行长虽然公务繁忙,我的每次termpaper他都会阅读,而选题、开题和答辩都亲自过问或审阅,每次需要导师签名时,我都找他亲自签名,非常认真严谨。他的学养深厚、专业精深、紧跟时代前沿,始终是我们的楷模。还有,美丽睿智而又博学的赵海英老师非常耐心、学术功底深厚,学业之余还带领我等一起学习《大学》《中庸》等国学。

xx年,弹指一挥见。我们也人到中年,进入职场的后半段。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有不错的发展,譬如綦相同学。虽然功业不同,职业路径不同,但都谨守本分、遵循专业路线,保持一个专业人士的底色,没有贪赃枉法,没有给母校丢脸,在各自平凡岗位上,做一个合格向善的公民。更可贵的是,除了三年疫情期间,我们几乎每年都会聚一次。当然我们也四处推荐优秀人才报考xx。

xx年前,我们碰到xx的陌生校友,开口就叫师兄师姐。xx年后的今天,碰到陌生校友,我们一般开口叫师弟师妹。我们班大多数人的职业生涯还剩xx-xx年左右,但是,xx自xxxx年x月建校,正好xx周岁,并入xx才xx年。对于一个年轻的学院,美好的岁月,才刚刚开始。作为既不资深、也不资浅的校友,我们有一些感想和希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28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