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索与分析
一、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意义
奖励性绩效考核能更好体现技术在医疗活动中的价值,鼓励医生开展中医治疗项目,突出中医特色同时降低成西药比重,使医院收入结构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人力成本核算,提高医院职工的劳动生产率,保证医院良性、可持续发展,并真实反映医院收支平衡状况,使广大职工保持工作积极性,促进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二、目前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部门对公立中医院缺乏有效指导和管理
公立中医院上级管理部门多,包括市政府、卫健委、人社局、审计局,如果为学校附属医院还有大学和教委等部门。管理部门复杂,管理层次复杂,下达的管理指令和任务也相互交叉甚至矛盾。由于管理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协作,这些指令和任务大多是检查性质,而不是对医院发展的长期指导,没有转化成医院长期主动落实的内容。导致医院重视的是不同管理部门的短期检查,而不是能推动医院长期发展的绩效考核。
(二)院领导和临床科主任对绩效考核重视程度及投入精力不够
医院领导及科主任往往更关心医院和科室的收入、支出状况,是否有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以及医疗安全等情况,从而忽略了能推动工作顺利进行的绩效考核。
(三)老传统的核算方法根深蒂固
公立中医院旧的核算方法大部分为收入与支出的差额,再乘以固定的比例,这种核算方法的优点是能激励科室增收节支。劣势也很明显,可能会让科室过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降低医疗服务质量,阻碍了医院良性发展。另外绩效核算部门日常工作要填制各种收入报表、支出明细账等,基础数据的统计整理占用了工作的大部分时间,很难抽出精力去思考现行的绩效考核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如何推进变革。
(四)绩效考核专业人才匮乏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