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伟大变革,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形成了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结晶。这一重要论述从意识形态工作价值论、实践论、方法论的哲学界域,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问题,呈现逻辑严密的内容结构。深入理解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其内容的学理阐释,对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推进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时代是思想之母,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呼唤新的思想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理论,是对国内外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机遇挑战的审视。
(一)理论赓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理论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理论继承与发展的创新成果。较之于资产阶级立足于“抽象个人”的虚假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人”为逻辑原点,提出“理论掌握群众”的意识形态工作路径,揭示“哲学消亡”与“无产阶级革命”的辩证关系,进而指明了意识形态具有“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的实践功能。列宁通过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俄国革命实践中强调“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意识形态”,确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立场,阐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灌输”论的基本原理。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