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党课讲稿: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2023-12-11 00:34:28 87

中国式现代化党课讲稿: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抉择

(一)大历史观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最初是由西方国家工业革命所引起的发展潮流,其超出西方化和工业化的单一范畴,具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发展意蕴。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囊括科学技术革命、管理技术革新、农业生产技术革新、生活方式革新、人与人交往方式的革新等多个方面。

现代化是指以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为动力,以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为依托,以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城市化为标志,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发展进步的社会化过程。现代化是一种从不发达到发达的世界历史现象,也是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过程,还是一种战略发展目标和路径。

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到目前已经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二阶段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从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那么,我国对现代化的探索也有一个历史过程。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

1956年,党的八大把“四个现代化”写进了总纲中:“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同志指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02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