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战略”对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
2024-01-14 09:39:40 63

“八八战略”对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

 

引言

改革开放后,xx人民凭借勇于创业创新的文化基因,率先取得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先发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但是,进入千禧之年,xx发展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民营企业规模小、产业层次低、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有所下降等问题,对xx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阻碍。为了破解这些难题,习近平同志刚到xx工作就深入基层,展开细致的调查研究。他到xx任职仅两个多月,就走遍了全省xx个地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20xx年x月xx日,时任xx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省委第xx届x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系统部署“八八战略”,要求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

xx世纪xx年代,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剖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开创了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八八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与xx发展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一方面,“八八战略”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足于xx过去的基础、立足于发挥既有优势和发掘潜在优势。正如20xx年x月,习近平总书记在xx考察时特别说到的,“八八战略”不是拍脑瓜的产物,而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提出来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八八战略”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八八战略”不仅关注经济指标,而且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成就,直面新时代的新目标新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八八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xx时引领xx走上新发展道路的总纲领,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萌发和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两者在精神要旨上是相通的,具有直接的传承和发展关系。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从坚持内源发展为主到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从科教兴省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从“千万工程”到乡村振兴战略、从“山海协作”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党要统揽经济工作大局到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从为民办实事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等方面,都体现了两者从传承到丰富、从发展到跃升的递进关系,也深刻反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在xx萌发的内在逻辑。

一、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新阶段发展理论

如果说改革开放后,实现“富起来”是发展的“第一次飞跃”,那么进入新时代,实现“强起来”可视为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如果说“第一次飞跃”是为了打破“起飞陷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第二次飞跃”就是为了打破“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让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西方经济理论更没有研究,只能站在时代前沿,科学判断形势,“在迎接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克难攻坚中脱胎换骨,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实现凤凰涅槃”。20xx年,xx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在全国较早地进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习近平同志准确认识和把握xx新发展阶段的宏观背景、现实基础和战略目标,提出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由此,“八八战略”成为推进xx“第二次飞跃”的新阶段发展理论。

(呈现有限,下载不限。更多素材内容请直接下载文档查阅。)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08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