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安全主题党课讲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及战略应对
2024-01-30 00:31:25 546

意识形态安全主题党课讲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及战略应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国际化格局正在形成,东西方力量对比整体上呈现东升西降之势,东方文明稳健崛起与西方中心主义没落对照明显,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鲜明。因此,我们应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深刻领会意识形态安全对中国和世界具有的重要意义,深刻意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威胁与挑战,从思想和战略高度做好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保障中国式现代化顺利进行的战略应对。

一、意识形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事关”来概括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213。

(一)意识形态安全关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传播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矢志不渝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强调,党要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和社会思想倾向的引导问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揭穿帝国主义的阴谋和伎俩,决不能落入西方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圈套,维护好社会主义的安全。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建设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重要特点;江泽民鲜明地提出必须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各种舆论文化阵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不仅从理论上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引;在继承和发展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的基础上,胡锦涛在强调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同时,鲜明而深刻地提出“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原则和制度,强调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2]。

进入新时代,针对国内外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明确定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153。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形势做出科学判断,提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4]。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5]4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习近平意识形态安全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11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