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索完善农村居住环境更新模式共建共享xx和美乡村的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乡村地区,上海的乡村振兴应该走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均衡发展道路。但从近几年全市推动农村居住环境更新的实践来看,存在整体更新进程较慢、进城集中居住限制较多、农房翻建门槛较高等问题。xx区通过尝试探索组团式更新(保留保护村落中,xx户及以上村民,同一时期、集体连片,原址翻建或平移集中翻建住房,并同步更新周边居住环境)的做法,为广大保留保护村的居住环境更新提供了可行路径。
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方法,本次调查研究重点聚焦保留保护村住房更新,深入本区x个镇x个村开展调研,面对面访谈近xxx人,发放调查问卷xxxx份,走访市级专家x位,并结合赴xx、xx、xx以及xx等地学习考察经验,分析梳理更新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着重探讨xx区保留保护村的更新模式和实现路径,以期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颜值和农民生活品质双提升提供参考。
一、xx区农村居住环境更新现状
(一)整体情况
1.村及农业人口基本情况。截至202x年,全区共xxx个村委会、xxxx个村民组,其中规划保留保护村xx个、非保留保护村xx个,规划保留保护村内参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的成员约xx.x万人。
2.住房更新基本情况。全区农村住房大多建于上世纪xx、xx年代,部分房屋老旧破败,有待更新。调查问卷显示,房屋未翻建的户数占比为xx.x%,其中,除xx镇xx村、xx镇xx村、xx镇xx村翻建比例较高外(分别为xx.x%、xx.x%、xx.x%),其他村翻建比例普遍较低。
3.村民更新住房基本意愿。调查问卷显示,一是翻建意愿强。在还未更新住房的村民中,超过半数的村民倾向于翻建房屋,远远超过等待动迁的比例(xx.x%)。二是居住意愿高。在住房条件改善的前提下,村民也更倾向于居住在农村。在已翻建住房的村民中,愿意全家留在农村生活的占比达xx.x%。三是投入意愿大。已翻建的村民,由于自住比例高,前期对住房的建设和装修等资金投入意愿都比较强,户均建房成本(土建与装修)在一百万元左右。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