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提高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针对性有效性问题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2024-02-28 22:54:28 92

关于对提高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针对性有效性问题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是教育管理好党员、干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2019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强调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形式主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离退休党员的人数也在增加,离退休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重。2021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2〕31号),指出要强化政治引领和管理监督。

相对来说,高校离退休党员文化层次和理论水平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发挥作用更好。提高高校离退休党员教育针对性有效性,有利于促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其他机构或组织的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现状研究

(一)文献研究

近年来,许多相关研究者关注了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问题。朱虹(2017)认为影响离退休党支部工作的主要原因有“离退休党员流动分散、对学习的认识不到位、身体状况各不相同、年龄偏大”等原因;胥世勇(2019)研究发现离退休党员在思想上存在“认识不足、自身要求不严、党性观念不强”的问题,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党员的管理不够规范、党员教育方式不灵活”的问题。姚宏科(2020)认为当前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困难主要有“年老体弱、治病养病、外地生活、保障不力、思想松懈”五方面的原因。在加对策建议方面,朱虹(2017)提出要“加强沟通交流”“丰富开展活动”“多种形式教育”来促进工作;辛辉、朱小妮(2017)认为,要从“组织设置多样化、强化思想教育、提升文化含量、建设新媒体平台、丰富活动载体、促进发挥作用”六方面着手;刘岸兵(2019)认为“政治上要关心、精神上要慰藉”。

(二)调研情况

本课题组在xx理工大学1000余名离退休党员中开展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形式,了解离退休党员对党员教育的认识和期望,以及离退休党支部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困难和意见。此外,课题组还通过走访和电话联系的方式,了解其他高校的相关情况和具体做法。

从管理机制上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学校党委-离退休教工党委-离退休党支部-离退休党员”的“一级管理”模式。优点是离退休党员教育管理更加统一、规范、标准。缺点是高校离退休党员组成相对比较复杂,因此针对性和精细化不够。另一种是“学校党委-各二级党委-离退休党支部-离退休党员”,优点是离退休党员归属感更强,党内关怀更加精准。缺点在于,各对离退休老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差异性。从教育形式上来看,各高校差异不大且各有优势特色,普遍采用集中学习、参观见学、辅导报告会、发放学习资料、送学上门等方式组织。许多高校积极推广“学习强国”APP等应用平台,鼓励老党员利用微信群、“腾讯会议”APP等开展线上学习讨论、过组织生活等;有的高校把离退休党员教育与服务保障工作相结合;有的学校注重挖掘和宣传离退休老党员中的先进事迹,促进相互激励和正向引导。许多高校特别注重发挥老党员优势作用,以关工委、老教授协会等老人组织为平台,鼓励和动员老党员继续为学校和社会贡献力量。以xx理工大学为例,各涉老组织80%以上是党员。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1022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