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重压力下基层政府形式主义的生成逻辑及其治理之道的思考
2024-04-07 05:33:57 100

关于多重压力下基层政府形式主义的生成逻辑及其治理之道的思考

 

一、“形式主义”治理缘何重要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长存于基层治理场域空间的“形式主义”命题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以及媒体行业的关注共识点,可见其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影响甚深,极大地影响了中央政策与方针在地化实践效果。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作出重要批示,要加强“四风”纠正,决不能让“四风”问题止步,亲自指挥各省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提出并实施相对应的过硬措施,以期最大程度地力戒基层“形式主义”问题。随后在20xx年,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意见》。20xx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进一步出台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由此可见,中共中央是将20xx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旨在能够最大程度地解决长期困扰基层政府的“形式主义”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基层减负和“四风问题”整改,其中形式主义是四风之首,且形式主义问题在基层泛滥成灾。基层政府的形式主义泛滥的现实情况,以及在现实政策执行中镇政府作为终端执行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二者的结合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基层政府是政策的最终执行者,上接政府,下接群众,承担政策执行的最后一步,亦是反馈政策落实的第一步。从实践调研中发现,多重压力和任务等情况下,基层政府为了完成指标,只能造材料,文山会海、过多的检查亦占用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大部分时间,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长期陷入“一直做材料”的怪圈之中,进一步导致了其无法“下基层、做调研、干实事”。诚如基层政府工作人员话语中的“一天接待几个部门检查,有的考评成了走过场;很多考核只看痕迹,一检查就翻材料;动不动就‘一票否决’,动辄就要签‘责任状’”。事实上,正是因为镇政府是中国行政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环,如若基层政府的形式主义问题长期处于泛滥之势,不仅仅会影响到中央精神方针以及地方政策在地化执行质量,最终可能会影响到村庄民众的幸福感。同时,这也会破坏基层的干群关系,进一步可能造成基层社会风气败坏、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大面积腐化、乡民获得感流失等负面效应。

(呈现有限,下载不限。更多素材内容请直接下载文档查阅。)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06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