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属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初步共识、问题审思及发展对策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赋予了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与发展格局,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以高远站位、宏阔视野指明了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向,即坚持教育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同时也给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前景[1]。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也强调,“面向未来,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因此,教育系统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共同体。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型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引才、聚才、稳才、留才一直是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项艰巨任务。省属高校高层次人才①是J省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强省建设的核心力量,其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所在院校乃至所在省市的国内竞争力。目前显现出事业上的高进取性、科研上的高创造性、需求上的高稀缺性和地域上的高流动性等特征。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省属高校如何育才、吸才、用才、留才,以及如何着力破解其中存在的机制障碍,对于省属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省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流出之基本情况
(一)人才引进情况
近三年,J省12所省属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基金项目]xx省社会科学基金马工程专项委托项目“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重要论述在xx实践的路径研究”;2023年度xx省教育厅委托调研项目“xx省省属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
1301人,其中主要呈现出年轻化、低职称、高学历、省内流动的特点。从年龄结构上看,青年人才占比较高,其中20—30岁295人、30—40岁781人,共占82.7%。从职称级别上看,正高级职称人才共91人,占比为7.0%;副高级职称人才共109人,占比为8.4%;中级及以下职称人才1101人,占比为84.6%。从学历层次上看,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共1051人,占比为80.8%。从引入来源上看,省内人才共802人,占比为61.6%;省外人才346人,占比为26.6%;海外人才153人,占比为11.8%。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