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纪委监督保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理论与实践
2024-06-18 20:57:10 160

高校纪委监督保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理论与实践

 

高校党委作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践行主导者,应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将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党委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各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勤奋务实,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稳步发展,延续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高校纪委作为高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监督责任部门,应当坚决将校内各单位落实党中央、上级组织和高校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情况,纳入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成为发现问题的“敲钟人”,防范风险的“护航员”,增强高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政治自觉。

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现实挑战

高校校园既是学生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和理想信念的关键场所,又是高校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阵地,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种思潮和价值观不断涌入并渗透到校园,给高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带来了诸多现实挑战:一是多元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带来了不确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市场经济逐利性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青少年、中青年群体中有较多推崇者;教师的思想教育受到考验,高校教师境外留学、研修、交流合作的经历较为普遍,受到西方思潮渗透的可能性逐渐增加。二是交互性强、自主性高的网络新媒体的盛行,使得“极端个人主义”“躺平”“摆烂”等非主流负面意识向高校渗透,个别教师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缺乏职业信仰和职业自律,师德师风和思想趋于松懈。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在沉浸于网络平台评论、学习、交友、娱乐的同时,道德认知、价值取向等方面容易受到蛊惑。三是高校构建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层层压实与联动互通性不到位。有的高校存在意识形态工作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完

全分割、互不交融的问题;有的高校职能部门认为自身是业务部门,不存在意识形态风险,为意识形态建设献言献策意识不够,与主责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互联;有的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队伍力量薄弱、基层参与度不高,部分教师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专职党务工作者的事,教师只负责专业知识教学即可。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31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