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解房地产风险的思考
20xx年下半年房地产调整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房地产市场显示回暖迹象,但形势依然严峻,后市仍有待观察。尤其是,当前房地产市场库存仍大,依靠市场自身力量难以实现止跌回稳的政策要求,风险仍可能进一步扩大和蔓延。国内外实践经验表明,在房地产市场深度失灵时,需要政府及时向市场注入信用。其中,政府注入信用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收储方式入市干预,稳价格、稳预期、稳市场。
一、建立收储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尽管少数一二线城市新房市场有所企稳,但总体看市场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一是新房库存不断增加、严重滞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处于历史高位(x.xx亿mx),比上年末增长xx.x%,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xx.x%;xxxx年的销售额创xxxx年以来新低,仅为xxxx年(峰值)的xx%;xxxx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x.xx亿mx,同比下降xx.x%,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xx.x%;新建商品房销售额x.xx万亿元,下降xx.x%,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xx.x%。考虑到有抵债、各种形式销售优惠等情况,新房的实际成交规模和价格下跌幅度更大。二是二手房交易占比逐渐扩大,但价格持续承压。据中金公司统计估算,xxxx年,二手房成交占比持续上升,占总成交的比重将达到xx%;成交方面,xxxx年中金同质性二手房住宅成交价格指数下行xx.x%,xxxx年末房价较xxxx年历史高点累计跌幅为xx.x%;并且价格跌幅先慢后快,以价换量特征突出。三是房地产风险已向行业蔓延。当前绝大多数规模较大的民营房企已出险并大幅亏损,不少已资不抵债,风险仍在蔓延,曾经被视作标杆的万科亦未能幸免。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