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整整80年了,1945年8月15日,这一刻永远定格在历史中,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铭记。日本的投降,是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的结果,是正义战胜邪恶的伟大胜利。八十年后的中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但我们绝不能忘记,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防止悲剧重演,从抗战的胜利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传承并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正如那句铿锵的话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500万军民伤亡,是一个怎样沉重的数字?它意味着,如今活着的中国人中,每四位就有一位先人倒在日军的屠刀之下。如果骸骨能够堆积,它将比珠穆朗玛峰高出183倍;如果鲜血能够汇流,它将染红长江整整四个月。八十年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今天,我们以这堂党课回顾那艰苦卓绝的十四年,缅怀举国悲怆的三千五百万同胞,回望那段山河破碎的历史,告诉自己:不能忘记他们曾经的绝望。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20个小时之内,日军调动13列军车开赴沈阳。南满铁路被炸毁的一刻,日军早已埋伏在北大营外。面对500多名持枪日军,八千东北军接到的命令却是“枪械入库,绝不抵抗”。刀已架在脖子上,蒋介石却仍幻想这是一场“可调解的冲突”。那一夜,日军仅以伤亡25人的代价占领沈阳,缴获8万支步枪、600门重炮、百万发弹药以及数百架飞机。事变之前,日本自己也并无必胜把握。他们没想到会如此顺利——我们更没想到,竟因一纸“不抵抗”政策,沈阳沦陷,日军沿南满铁路长驱直入,开启了东北沦陷的倒计时,也拉开了十四年人间炼狱的序幕。
9月19日凌晨,日军空袭长春,七千守军因高层溃逃而失守,当晚十点,长春陷落。短短两天后,卖国贼熙洽开城投降,日军兵不血刃占领吉林。百姓蜷缩于家中,门外是日军皮靴踏碎长街的声响。人们没有盼来收复失地的军队,却等来了名为“亡国奴”的枷锁。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