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8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19年经济工作,动员全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努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坚定高质量发展信心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实现脱贫摘帽的决胜之年。做好2019年经济工作,我们首先要明确目标任务。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xxx亿元,增长x%,财政总收入突破x0亿元,增长7%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43亿元,增长x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03亿元,增长xx%,实际利用内资xxx.x亿元,增长xx%,利用外资3x70万美元,增长x2%,进出口总额x.32亿美元,增长x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x92x元,增长x.x%,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0732元,增长x0.x%,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万元GDP能耗下降3.x%。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以下。实现xx000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x个贫困村和x2个深度贫困村精准出列,xxx97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x3x2名兜底保障对象明年和谐脱贫,确保全县高标准高质量顺利脱贫摘帽。
上述目标任务,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彰显农业实力,实现农作物种植面积新增2.x万亩、达到220万亩,水稻、果园种植面积达到x9.x万亩、xx.9万亩以上,实现粮食总产49万吨、柑桔总产x2.x万吨、茶叶总产37x0吨以上;完成造林4.4万亩,完成油茶种植3.2万亩;实现年出栏生猪220万头,水产品产量x7万吨以上;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达到xx00家以上;抓好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新建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x个;突出做好防洪工程、农安饮水、四水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项目等六大工程建设,兴建农安饮水工程xx处,新建千吨万人级水厂3处,实现农安饮水全覆盖,重点抓好衡邵干旱走廊治理工程,实现农业灌溉干旱死角全消灭;规划完成2万亩高标准农田和x000亩土地整治项目;补贴柑桔、茶叶、油茶、水稻等自动化生产机具x000台以上。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47.x亿元。提升工业能力,以园区发展为龙头,报批土地x000亩,补征地x00亩,完成路网建设xx00米,实现城东大道全线贯通;完成保税仓建设3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厂房x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规模企业4家;加快城南综合市场建成使用;突出工业招商,引进企业x0家,“三类x00强”企业x家,引来产业集团建成“浙江园、东莞园、邵东园”等;大力发展以昌冠隆为主导的文化体育产业园;做深做细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突出油茶、柑桔、茶叶等精深加工重点;促进“互联网+”科技型企业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完成农村公路窄改宽203公里、危桥改造24座、安保工程x73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xx.x公里。完成电网主网改造项目x个、农网改造47个村。新建光纤宽带覆盖行政村x0个,光纤入户端口2.3万个。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x.9亿元,完成工业投资40亿元,新办工业企业40家,新上技术改造项目7x个,工业用电量3.xx亿千瓦时。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x3.x亿元。激发商业活力,扩大招商引资,实现利用外资3x70万美元,利用内资xxx.x4亿元;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兴雄、昌冠隆、麒鸿电子、肉食冷冻等出口型企业出口创汇,争取昌冠隆早日上市,实现进出口总额x.32亿美元;着力提高消费水平,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03.3亿元;新增步步高超市等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xx家,新增规模服务企业x3家,“互联网+”电子商务实现销售额xx亿元以上;新增存款2x亿元、贷款xx亿元;加快烟草中转站建设,完成卷烟销售额x亿元,税收完成4000万元;实现石油销售额3.7亿元;加快公用快充桩站、星级宾馆、“三馆一中心”等项目投资建设;促进城建投平台公司转型升级,探索与央企合作模式。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74.9亿元。催生城建动力,加快土地报批与出让,创收4亿元;完成耕地开垦x万亩,创收2亿元;完成土地指标增减挂钩xx00亩,创收x亿元;加快数字城管体系建设,抓紧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完成房地产投资x.x亿元,新增房地产“四上”企业x家,完成棚改x37x户;争取火车站前区土地规划2000亩,完成危房改造27xx户,实施好高沙、山门等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确保城镇化率达4x.7%以上。增添文旅魅力,加快芙蓉学校和思源二期建设,消除大班额2xx个;落实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工作,完成县人民医院内科住院大楼、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整体搬迁,开展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全面消除村卫生室“空白村”,培养x00个名师、x00个名医;完成2x4个村级文体活动小广场建设,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着力建设旅游特色小镇,完成旅游厕所改扩建x座。壮大地方财力,确保财政总收入突破x0亿大关,税收完成7.x亿元(其中工业税收x.x亿元以上),非税收入完成2.x亿元;实施市级重点项目2x个、县级重点项目xx0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x43亿元;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完成各类基金征缴xx亿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200人,其中贫困人口xxx0人,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以下。
实现上述目标,就是实现“新型工业大县、现代农业强县、城镇扩容快县、生态旅游新县、地方文化名县、山区发展富县”向“加工贸易强县、实体经济大县、园区发展快县、现代商贸活县、特色文化名县、乡村振兴靓县”转变的生动实践,“六力”齐发是“六县建设”再升级。“六力”推动,发挥财力四两拨千斤作用,牵引保障“六县建设”,我们有能力、有决心、有信心,信心基于六大机遇:
一是基于中央、省、市宏观政策机遇。中央提出“六个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实施积极稳健的财政政策,大规模减税降费,发展好民营经济,大规模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大幅度的“降准”,大幅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特别是,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带来机遇,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方案要求,湖南要增强对加工贸易产业的吸引力,因地制宜承接发展轻工纺织、农产品深加工和食品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农业等产业。承接产业转移,洞口具有产业优势。我们的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成熟,农产品加工、特色轻工、电子、建材4个过十亿的产业集群初步成形,2x万余平米标准厂房可直接投产使用,在承接农产品加工和加工贸易企业上具有资源和劳力上的优势。下步,国家在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将给予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最大支持。省委提出“六个倾斜”:财政支出向高质量发展和民生领域倾斜,减税降费向微观主体倾斜,金融资源向实体经济和企业倾斜,投资向产业项目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倾斜,就业扶持向大中专毕业生和转移劳动力倾斜,转移支付向县乡基层和贫困地区倾斜。市委提出“十一大工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施“四网”、教育、健康等十一项基础工程行动计划。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