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禁而不绝几大根源
2020-01-21 21:20:11 152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禁而不绝几大根源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经过十八大以来五年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四风”取得重大成效。同时仍需看到,面上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基本刹住,但呈现出隐形变异、窥测反弹的新特点,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比较突出,影响政令畅通,成为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执行的“拦路虎”。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推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开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必须深挖根源,找准“病灶”。

 

根源一:政绩观扭曲导致脱离实际胡乱作为

俗话讲,“无利不起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之所以总有党员干部想方设法为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往往能够制造出好看的“政绩”。

党员干部重视政绩,这本身无可非议。但是,有的党员干部却只重显绩不重隐绩,只练唱功不练做功,只作秀不做事,抓工作只要“短平快”不要“长远实”,更有甚者还弄虚作假,搞“数字政绩”、“虚假政绩”,蒙蔽群众、欺骗上级。

当政绩观发生扭曲,做工作不是为了让群众满意,而是为了让领导注意,“荒山刷绿漆”、“围挡遮危房”、重大活动“群众不够干部凑”、给贫困老人送跑步机等“奇葩”现象便会恣意生长。有的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组织媒体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工作却不了了之;有的醉心于造节办节,靠高价请大牌明星来扩大所谓的“知名度”;有的把全村的牲畜赶到一户,以应对上级检查等等。对这些为了博眼球、显“政绩”的现象必须仔细甄别、坚决说“不”。

 

根源二:缺乏担当、本领恐慌导致懒政怠政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产生,与一些党员干部懒政怠政密不可分。不分缘由的“一禁了之”,不管实际的“搞一刀切”,不问是非的“各打三十大板”,等等,都属于此类。

懒政怠政归根到底与缺乏担当精神、欠缺担当本领有关。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自然遇见好事就办,遇见困难就拖,遇见矛盾就躲,“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缺乏担当本领,不会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就只能照搬照抄上级要求,“上下一般粗”,妄图“一把钥匙开各种锁”,抑或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依葫芦画瓢”,想要“一个药方包治百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强调“既要政治过硬,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02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