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市粮食工作意见
2020-02-03 21:57:28 112

2019年全市粮食工作意见

 

2019年做好全市粮食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及省粮食流通工作会议的部署,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着力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着力提升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着力推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努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1、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为抓手,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各地粮食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制落实及考核工作的牵头组织责任,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深入分析本区域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矛盾、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和建议,并积极主动协调落实;加强与涉粮、涉考部门的沟通协作,总结分析考核得失,强化责任监督,以责任制考核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政府负总责、部门抓落实、生产保底线、储备保应急、流通保平衡的粮食安全责任体系。二是守住管好地方储备粮。严格按照数量真实、质量优良、结构合理、储存安全、轮换高效的总要求,管好1x.xx万吨原粮及0.6万吨成品粮储备。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健康优质粮食产品的需求,优化品种结构和布局。处理好储备与市场的关系,让政策性储备与市场化需求合理衔接,发挥储备“调节器”、“蓄水池”功能,有效调节需求,正确引导预期,增强储备调控能力,保障粮食市场稳定。创新储备粮管理方式,探索龙头企业参与地方粮食储备,并形成有效的竞争竞价机制。储备粮轮入100%实行采购制,轮出竞拍比例x0%以上。三是加强放心粮油建设。围绕“好粮油计划”打造放心粮油品牌,通过统一标牌标识、旗舰示范引领、媒体宣传等措施提升放心粮油店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联合物价、质检部门加强对放心粮油店的管理,形成日常粮油质量抽检机制,年终组织考核评比。四是创新粮食监管方式。突出政策性粮食监管,依法开展突击检查和随机检查;适应新形势,加快职能转变,构建长效监管体制机制;深化“信用监管”理念,进行信用评价和分类监管;强化信用信息应用,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智慧监管”,充分发挥信息化粮库建设互联互通功能,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市场监管大数据平台,加大对涉粮企业的线上线下监管,提高监管智能化水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21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