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七促进、七推动”)(市级)
2020-03-23 08:10:59 147

2019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七促进、七推动”)(市级)

xx市始终把打赢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硬仗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下足“绣花”功夫,探索“七促进、七推动”,举全市之力攻坚破难,累计实现xx万贫困人口脱贫、xx个贫困村全部退出、xx个县(市)成功摘帽,为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面同步建成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以脱贫攻坚促进xx稳定,以xx稳定推动脱贫攻坚

紧盯xx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夯实xx基层基础,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为xx和谐稳定发展筑牢基础。一是大力提升xx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十五年义务教育、“9+3”免费教育,有力推进控辍保学,建立完善助学体系,280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改善,适龄儿童入学有保障。全面建立“三保四救助两基金”,贫困群众住院费用个人自付比降至xx%以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力推动就业创业,xx万人次贫困劳动力实现劳务转移、输出、就地就业增收。二是全面巩固大骨节病综合防治成果。探索“三统筹三结合”模式,xxxx年以来市本级继续投入资金xx亿元推进更换粮食、病情监测、产业培育等,大骨节病情得到有效控制,xx个病区村中的xx个贫困村已实现全部退出、xxxx户xxxx名建档立卡贫困患者全部脱贫。三是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基层法治德治自治,厚植群众爱国感恩情感,深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累计开展xxxx多场惠民文化演出,“双语”“马背”“药山”等宣讲团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xxxx所xx夜校组织群众学文化、学技术达xx万人次。

二、以脱贫攻坚促进民生改善,以民生改善推动脱贫攻坚

坚持将新增项目、资金、政策集中向贫困地区聚集,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群众加快奔康蓄满能量、点亮希望。一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为xxxx公里,通畅率xx%;xx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基本解决;实施电力扶贫项目xx个,解决xx万贫困人口生活用电问题;累计建设5G网站xxxx个,乡镇村网络宽带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有序实施。二是住房安全保障有力。xxxx年以来,累计建成xx新居xx户,全面完成“十三五”xxxx人易地扶贫搬迁。同步配套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户施策、分类扶持,基本实现“集中安置点有主导产业、分散安置户有增收门路”。 三是村容村貌大力改善。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完成xx个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xx个、国家级生态乡镇xx个、省级优美(生态)乡镇xx个、省级生态村xx个、市级生态村xx个。

三、以脱贫攻坚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推动脱贫攻坚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川银山”,扎实推进生态综合治理,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创新生态扶贫,实现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双赢。一是生态岗位助农增收。打破行业、条块壁垒,xx万名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就近就地踏上生态管护岗位。xxxx年、xxxx年分别实现户均增收xxxx元、xxxx元,生态红利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二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连续xx年无重大森林火灾、连续xx年无重大草原火灾;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地xx个,xx万公顷大熊猫栖息地划入国家公园;水环境质量持续达标,市府xx市空气质量优良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国领先。三是生态产业富民惠民。发展林业产业基地xx万亩,拥有“xx”花椒、“xx”、“xx”沙棘、“xx”森林食品等品牌,甜樱桃、青脆李、标准化牦牛养殖、藏系绵羊等特色农牧产业初具成效,xx个产品使用“xx扶贫”集体公益商标。着力推进全域旅游,申创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xx个、示范村xx个,“xx”“xx牧场”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涌现,生态旅游扶贫效益凸显。

四、以脱贫攻坚促进团结发展,以团结发展推动脱贫攻坚

始终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抓手,全面构建以发展促团结、以团结促发展的生动格局。一是以全域抓创建聚脱贫合力。广泛开展“孝善和俭”道德传扬,启动“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示范建设和“七进+”活动,进一步筑牢干部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脱贫奔康的思想行动基础。近年来,全市xx名个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表彰,xx名个人、xx个集体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奖表彰,xx名已脱贫群众获得全省脱贫榜样。二是以区域联创注脱贫活力。深化园区合作及xx边际协作,积极与我省xx个民主党派省委和省工商联、中科院成都分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用好用足国家交通部定点扶贫、xx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力量,着力深化产业、就业、商贸等多领域交流合作,累计到位各类社会扶贫资金近xx亿元。三是以加快发展筑脱贫根基。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xx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xx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xx元增长到2019年的xx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2019年xx月,xx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市上下呈现出人民生活显著提升、民族宗教和睦和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良好局面。

五、以脱贫攻坚促进作风建设,以作风建设推动脱贫攻坚

全市党员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一线战场上转作风、做表率、强引领,有力助推脱贫攻坚提质增效。一是“两联一进”转作风。全市35万名机关干部与19xx万户xx群众、xx万名僧尼结对帮扶,走访群众xx万余人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xxxx余件,开展法律政策七进xxxx余场次,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二是尽锐出战斩穷根。“四级书记”齐抓,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既挂帅又出征。各级各部门、帮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冲锋一线,苦干实干、不胜不休,圆满完成各项急难重任,成为推动全市脱贫攻坚的实干家和行家里手。三是狠抓党建促脱贫。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全面增强带领群众脱贫奔康能力。实施乡村分类转化提升行动,全面开展支部标准化建设,推动xx个软弱涣散支部转化提升;加强优秀农民工“选育引用管”机制,回引xxxx名优秀农民工担任村干部、xx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新发展农民工党员xxxx名。

六、以脱贫攻坚促进防灾减灾,以防灾减灾推动脱贫攻坚

全面推进地灾隐患排查、监测预警预报、搬迁避让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科学高效推进灾后重建,确保群众不因灾致贫返贫。一是全面建立防灾预警监测体系。实施重大地灾隐患点工程治理和中小型地灾隐患点应急排危除险1745处、避险搬迁安置xx户,设置地灾监测员xx名。二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灾后重建。科学规划,有力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及时对标补短,确保群众不因灾返贫致贫。“xx”xx地震灾后重建基本完成,及时争取到位xx泥石流灾后补短资金xx万元、xx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后重建资金xx万元、全市内生动力提升资金xx万元,灾后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整体提升。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0.084506s